烏蘭察布健民醫院專家解析:附睪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,患者在診斷附睪炎時,一定要分清是急性還是慢性,才可以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,誤診只會耽誤治療,致使病情惡化。急性附睪炎如果不予以徹底治療,很可能病變為慢性附睪炎。附睪炎的分類:
一、急性附睪炎
病因:常見的致病菌以大腸桿菌多見,其次是變形桿菌、葡萄球菌、腸球菌及綠膿桿菌等,衣原體也可引起急性附睪炎。致病菌多經輸精管逆行進入附睪。此外,細菌侵入附睪也可經淋巴管或經血行感染引起附睪炎,但比較少見。
在臨床上下列幾種情況容易發生急性附睪炎:①尿道長期留置尿管和尿道內器械檢查可誘發前列腺感染,繼而出現急性附睪炎;②前列腺切除術后,尤其是經尿 道方式的前列腺切除,由于射精管開口在前列腺窩,排尿時尿道壓力可將尿液逆流進射精管,前列腺切除術后8~12周內,尿流中常含有一定數量的細菌;③部分 病人訴急性附睪炎前有陰囊損傷史,但陰囊外傷病人并不都發生急性附睪炎。
病理:附睪炎可發生在一側或雙側,以一側多見。急性附睪炎常先從附睪尾部發生,附睪管上皮水腫、脫屑、管腔內出現膿性分泌物,然后經間質浸潤至附睪體部和頭部,并可形成微小膿腫。晚期瘢痕組織形成附睪管腔閉塞,故雙側附睪炎常造成不育。
急性附睪炎的癥狀表現:起病急,患陰囊墜脹不適、疼痛明顯,可放散至同側腹股溝區及下腹部,影響活動,并常伴有畏寒、高熱、體溫可達40度。查體患側附 睪成倍腫大,觸痛明顯。若蔓延到睪丸,則睪丸與附睪界限不清,稱附睪睪丸炎。炎癥較重時,陰囊皮膚紅腫,同側精索增粗,有觸痛。
二、慢性附睪炎
臨床上較多見。部分病人為急性附睪炎未得到有效治療或治療不徹底而轉為慢性。
病理:病變多限局在附睪尾部,有炎性結節,也可由纖維性增生使整個附睪硬化,組織切片上可以看到疤痕形成及附睪管閉塞。而在輸精管、前列腺及精囊可有慢性炎癥改變。
慢性附睪炎的癥狀表現:病人癥狀較輕,可有陰囊墜脹感,疼痛可放散至下腹部及同側大腿內側;患側附睪輕度腫大、變硬,有硬結,局部壓痛不明顯;同側輸精管可增粗,偶有急性發作史。如果是雙側慢性附睪炎,可以出現少精引起不育。

















